成都新世紀外國語學校見證農業(yè)與科學
2017年5月4日,成都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全體師生滿懷著憧憬和希望,拉開了成都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放飛科技夢想,快樂健康成長”第三屆科技節(jié)的帷幕。
在這次科技節(jié)上,成都新世紀外國語學校舉辦了多種活動,其中包括選拔部分同學赴四川農業(yè)大學參觀實驗室的活動。我很幸運地被選中,與其他三十余名同學成為學校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
5月8日,下午4:30左右,我們抵達了四川農業(yè)大學。下了車,全部同學按要求分為兩個組,分別由農學院的樊高瓊老師、水稻所的樊晶老師以及幾位研究生帶領我們進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高端顯微鏡室等地方參觀。我們這一組先進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另一組進了高端顯微鏡室。
剛進入實驗室,就看見了幾張桌子上琳瑯滿目的排滿了各種儀器和研究工具。李金露學姐為我們一一介紹:如何利用微量移液器進行分子實驗、如何利用超凈工作臺進行無菌培養(yǎng)等明目繁多,我都記不過來。
接著,李學姐領我們看了擺在走廊中幾臺恒溫搖床,分別為28度和37度,用于培養(yǎng)不同的微生物。離開走廊后,進了一個光照培養(yǎng)室,了解并觀察了擬南芥,擬南芥是一種模式植物,世界上很多實驗室都在用這個材料來做科學研究。
然后,該我們組參觀顯微鏡室了,為了防止塵土帶入顯微鏡室,我們都戴上了鞋套進入顯微鏡室。在這里,農大水稻專家王文明教授為我們演示了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用法與用處,我們也在他給我們展現的細胞時了解到了關于葉綠體及導致細胞死亡的基因。我們還一 一上前,親自通過顯微鏡觀察了綠色熒光蛋白。后來我了解到,這種顯微鏡是一種利用計算機、激光和圖像處理技術獲得生物樣品三維數據,也是目前最先進的分子細胞生物學的分析儀器,最大放大倍數在1200左右,主要用于觀察活細胞結構及特定蛋白分子在細胞中的位置和生物學變化,定量分析,以及實時定量測定等。不得不令人感嘆啊!
然后,樊高瓊老師等人帶領我們參觀了一種能模擬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室。這個地方模擬了水稻所需的最好的光照條件等,使研究水稻的工作進行得更快更好,進而提高糧食的抗病力,改善糧食的生長,使我們吃進去的糧食更綠色健康。
參觀完畢,我們這一群同學都不禁感嘆:農業(yè)不愧是我國經濟體制的第一產業(yè),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因此,發(fā)展農業(yè),就是在為全人類造福,使人類的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而發(fā)展農業(yè)的根本點是什么?科技。正因為有了科技,我們才能夠擁有高級的科研技術與產品,才能夠通過這些技術和產品,發(fā)現并完善農產品中的問題,進而發(fā)展農業(yè),發(fā)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