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順河中學位于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順河鎮(zhèn),與山東、河南毗鄰,是江蘇省最西北的窗口學校。學校創(chuàng)辦于1958年,1987年實現高初中分離,1999年通過徐州市合格高中驗收,2002年通過江蘇省重點中學目測評估,2006年1月被初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學校現有48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2570人,學校教職工220人,其中專任教師175人,教師學歷達標率89%。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歷經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的辦學理念,逐步積淀了學校的“三風一訓”。“三風”即校風:勤奮、嚴謹、求實、進取 ;教風:嚴格、規(guī)范、創(chuàng)新、求新;學風:惜時、苦學、多思、求真。“一訓”即校訓:走出家門一步,肩負全家榮辱;走出校門一步,肩負順中榮辱;走出國門一步,肩負國家榮辱。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三風一訓”融為學校的文化底蘊。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提高了教師師德和業(yè)務素養(yǎng),優(yōu)化了教學行為和課堂結構,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逐步達到了教學活動由注入式到啟發(fā)式、由傳授式向互動式的轉變,教學質量由評分到評價的轉變,彰顯培訓績效。近幾年學校教師校本培訓合格率均達100%,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近幾年來培養(yǎng)了縣青年骨干教師30人、市級骨干、優(yōu)秀教師7人、省級以上優(yōu)秀教師2人,全國優(yōu)質課獲獎1人。
學校以爭先創(chuàng)優(yōu)為動力,打造綠色校園、書香校園、數字化校園。2006年完成教學樓(礪志樓)的建設,2007年新建學生公寓樓一幢,2008年新建400米塑膠跑道標準操場,2009年新建容納2500人的體育看臺,2010年改建圖書閱覽室,新建籃球場2400㎡,新增綠化面積4000㎡,東擴土地30畝。硬化路面1000㎡,鋪設排污管道350米。從而使學校的硬件建設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占地93380㎡,生均面積36.3㎡,綠化面積29071平方米,成為蘇北農村中學里的“花園式”學校。校舍建筑面積(不含教師宿舍、學生宿舍及其他生活用房)33924㎡,生均13.2㎡。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32278㎡,辦公用房656㎡,體育衛(wèi)生用房990㎡。完全滿足了師生的學習、住宿、就餐、運動及其他活動的需要。學校建筑科學分區(qū)、布局合理,三區(qū)(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清晰分離、各類用房齊全、硬件軟件配套、育人環(huán)境優(yōu)美。大大提高了辦學水平和學校的吸引力。
我校認真貫徹《江蘇省中學常規(guī)管理要求》,對教育、教學、后勤各個方面進行規(guī)范化要求,具體制定了崗位職責,工作原則、工作思想、工作計劃、使各項工作有要求、有檢查、有總結。 我校在96年就制定了“三年達市合格高中”的目標,在99年底獲得驗收合格,2000年我校“三年達省級重點高中”的目標,全校師生共同奮斗,努力向該目標奮進。本年度,我校又制定了2010年的遠景規(guī)劃,即把學校建成現代化的,在各方面都能發(fā)揮示范作用的,有著一流的設備,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教學質量,辦學有特色的國家級示范高中。 我校教代會制度健全,凡重大問題如分房,制定改革方案都經教代會充分講座基本做到每學期各開一次,每次會前都廣泛征求建設性提案。去年,學校實行了中層干部競聘制、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末位淘汰制、結構工資 制。在教職工中,學校開展“樹立好師德形象”創(chuàng)“文明處室”活動,利用一切渠道進行敬業(yè),愛崗、奉獻、愛生的師德教育,并盡學校最大能力給教職工謀福利,充分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近幾年,學?;ù罅庹涡@環(huán)境,制定了校園建設及綠化規(guī)劃和校園管理常規(guī),在校園環(huán)境“五無”上下功夫。室內達“十凈”室外達“五無”。每月評出若干衛(wèi)生紅旗班,使校園環(huán)境非常整潔。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近幾處來,我校青年教師在增加。教師的質量、數量,專業(yè)結構基本上能滿足需要,本科學歷的74人,合格率81.3%,另外有2位老年教師,6位青年教師正在進修?,F我校高級教師16人,占17。6%,中級教師43人,占47。3% 。我校有豐縣名師2人,豐縣學科頭人和青年教學能手8人,徐州市青年教學能手3人。 我校非常重視教師的管理和培養(yǎng)。制定了“一三五七”青藍工程實施方案。在學校內改方案中規(guī)定了具體明確的平時考核辦法,并結合年度考核,建立完整的教師業(yè)務檔案。對于新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采取了老帶新,結對子,舉行拜師活動,安排上好匯報課、抽查課、研究課,并組織老教師評議。近年來,在對外公開教學中有不少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得到好評。(其中僅參加工作兩年的青年教師董桂云,由教研室推薦赴二中上公開課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