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一中學(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Guilin City)簡稱桂林一中。學校前身是1937年在南京創(chuàng)立的國立漢民中學,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遷到桂林,解放后更為現(xiàn)名。2002年12月與桂林市第十五中學合并辦學。2023年1月,該校被確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示范性普通高中。
學校占地面積80余畝,有高、初中教學班52個,在校學生2473人;有教職員工191人,其中高級、中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72%。
桂林一中的前身是國立“漢民中學”(胡漢民是中國國民黨元老)。為抗日救國培植青年學生,著名文史學家、詞曲學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于1937年在南京創(chuàng)辦了漢民中學,并擔任校長。
為了籌措辦學經(jīng)費,任中敏校長多次到東南亞華僑中募捐,為學校修建了擁有400米環(huán)行跑道、足球、籃球、排球、體操占地30多畝的大操場,修建了可容1000人的大禮堂,可供600人住宿的宿舍。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當時在校學生中僅僑生就有200多人,流亡生200人。據(jù)桂林文史資料記載,1941年至1943年間來學校講演過的名人就有:詩人柳亞子,地質學家李四光,教育家梁漱溟,戲劇家田漢、歐陽予倩和李濟深、熊佛西、鄭顯通、卜紹周等。徐悲鴻(在學校的辦公室上了電影)、李仁、徐眉生還到學校兼課。郭沫若來校參觀,即興賦詩贊揚任校長辦學精神:“平原門下士,任昉最名流。衣缽能傳否?風去郁未休。鵝湖新講座,虎觀舊陽秋。粗糲儒酸好,能先天下憂”。
學校有教職工188人,其中有高、中級教師116人;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2人,自治區(qū)級優(yōu)秀教師4人,國家A、B、C類人才和教學能手12人;有碩士研究生5人。